深亞電子,中高端pcb設計、pcb制板、元器件選型、SMT貼裝一站式服務
過孔電流對照表
- 發布時間:2025-04-28 13:51:08
- 瀏覽量:690
分享:
過孔的電流承載能力是PCB設計中的重要參數,但其計算涉及多個因素,無法簡單通過固定表格確定。以下是關鍵要點和估算參考:
一、影響過孔電流的主要因素
-
孔徑尺寸:直徑越大,載流能力越強
-
鍍銅厚度:通常1oz(35μm)或更厚
-
溫升限制:允許的溫度升高(常見10-20℃)
-
環境因素:散熱條件、周圍銅面積
-
數量分布:并聯過孔可提升總載流能力
二、估算參考表(基于1oz銅厚,溫升10℃)
過孔直徑 (mm) | 安全載流量 (A) |
---|---|
0.2 | 0.5-0.7 |
0.3 | 0.8-1.2 |
0.4 | 1.2-1.5 |
0.5 | 1.5-2.0 |
注:此表為經驗估值,需根據具體設計調整
三、設計建議
-
電流計算:
-
參考IPC-2152標準公式:
?=?⋅Δ?0.44⋅(?)0.725I=k⋅ΔT0.44⋅(A)0.725其中:
-
?k:材料系數(外層≈0.048,內層≈0.024)
-
Δ?ΔT:溫升(℃)
-
?A:導電截面積(mil²)
-
-
-
增強載流能力方法:
-
增加鍍銅厚度(如2oz)
-
使用多個過孔并聯
-
加大焊盤尺寸
-
填充導電環氧樹脂
-
-
高頻/大電流設計注意:
-
避免銳角走線
-
使用淚滴焊盤
-
增加散熱過孔
-
進行熱仿真驗證
-
四、實用工具推薦
-
在線計算器:
-
Saturn PCB Toolkit
-
EEWeb Via Current Calculator
-
-
設計標準:
-
IPC-2221(通用標準)
-
IPC-2152(更新版載流能力標準)
-
建議在實際設計中:
-
關鍵電流路徑預留30%以上余量
-
大電流路徑使用多個過孔并聯
-
功率部分單獨進行熱仿真
-
高頻信號注意過孔阻抗匹配
需要精確計算時,建議使用專業PCB設計軟件(如Altium、Cadence)的仿真工具或咨詢專業SI/PI工程師。
THE END
免責聲明: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,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、排版、編輯,意為分享交流傳遞信息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,我們會盡快和您對接處理。
